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监之乱

下载APP

第四百一十八章 三监之乱

  

    

    “左真人。你怎么了。”贾珍见左登峰一直皱眉不语。便出言问道。

    

    “沒什么。去祖庙看看吧。”左登峰收回思绪加快了度。

    

    中国人重视宗室。有祭祖的习惯。古代城池中都会有两座祭祀场所。这里也不例外。东城的祖庙是祭祀祖宗的地方。西城的社稷坛是祭天的场所。

    

    祖庙是一座独院建筑。木门是关着的。推门而入。院子正中是一条通道。通道左右各有一高达五尺的金属香炉。香炉的材质不是青铜。而是一种颜色泛灰的金属。左侧香炉为三足。右侧香炉为四足。在古代奇数代表男子。偶数代表女子。这两座香炉分别祭祀的是男性和女性先人。

    

    这两座香炉并沒有中原地区香炉上的那种云纹和龙凤纹饰。只有两个铸字。三足香炉正铸“姬”。反铸“乾”。四足香炉正面也是一个“姬”字。反面为“坤”。

    

    虽然还未进入四角横脊的正殿。单凭这两座香炉左登峰就已然确定这座城池先前是管叔鲜的城池。因为姬姓为周朝国姓。天子就是姓姬。管叔鲜的确切名字是姬鲜。管是他的封地。叔是他的辈分。因为他是文王三子。比二哥也就是周武王姬要小。所以称叔。

    

    王城祖庙有房七间。严格遵循天子九诸侯七的礼数。推门而入。祖庙内并无祖宗牌位。只剩下了大型的长条形贡桌和供桌上的香炉。院子里的香炉是族人祭奠的地方。贡桌上的香炉是诸侯王以及世子祭祖的专用器物。按理说也应该是乾坤两只香炉。但是这里的贡桌上却摆着三只香炉。两只摆放的靠近曾经放置灵位的区域。一左一右。第三只靠外。位于正中。是只三足香炉。无双耳。

    

    香炉是礼仪用具。也是凡人与仙人或者列祖列宗交流沟通的圣物。在古代使用的慎重而严格。祖庙里就应该有两只香炉。因为这两只香炉并不是针对的某一个先人。而是包含家族所有的男性先人和女性先人。两个就够了。沒必要用三个。

    

    这第三只香炉是只三足香炉。也就是说祭祀的是个男人。正统的香炉全都都带有双耳。但是这只香炉并沒有双耳。这在祭祀礼仪中属于活人祭祀。性质类似于老百姓为某位清官盖的生祠。因为这个人还活着。所以香炉就沒有双耳。这第三只香炉出现在祖庙里表明当年曾经有一个男人对他们这一支族人有着等同父母的恩德。不然不足以享受这样的待遇。可惜牌位被这里的居民给带走了。无法正面确定这个帮过他们的人是谁。

    

    “左真人。这里什么线索都沒有。咱去王宫看看吧。”贾珍环视着空荡荡的祖庙。

    

    “该有的都有了。你还想要什么线索。”左登峰随口应答。众人认为沒有线索是因为他们不够细心。同时也因为他们知识面匮乏。

    

    “这是一只再生香炉。是祭祀活人的。曾经有一个男人帮助过他们。”金龟子是道门中人。道门中人自然懂得更多传统的仪式和礼节。

    

    “马真人。什么叫再生香炉。”万小塘接口问道。金龟子一直背着她。二人关系自然近一些。

    

    “祖庙里不应该放这样的香炉。除非有人曾经救过他们的命。如同他们的再生父母。他们才有可能给恩人烧香。再生香炉是我们的口语。正规的说法是生炉。也就是祭祀生人的香炉。”金龟子出言回答。

    

    “接着说。”左登峰挑眉看了金龟子一眼。此人年纪在四十多岁。虽然修为不如大头。见识却比大头要足。饭沒有白吃的。桥沒有白过的。人也沒有白活的。

    

    “左真人肯定已经了然于胸了。那我就猜猜看。猜错了大伙儿也别笑话我。”金龟子率先留下后路。免得像大头那样被左登峰问的颜面尽失。

    

    “左真人也说了。这座城池可能是姬鲜的王城。我感觉这座城池的主人就是姬鲜本人。他是周武王的三弟。周武王在世的时候封他为方伯诸侯。有自己的地盘却仍在朝廷任职。用清朝的话说叫辅政大臣。用现在的话说叫政治局常委兼大省省长。这样的角色还有一个。就是周武王的四弟姬旦。周武王是老二。老二死了以后。老三和老四都是辅政大臣。但是老三的封地在河南。他不能一直在中央呆着。总得隔三差五的回封地看看。而老四的封地就在陕西。他能一天到晚的陪着小皇帝。左真人。周成王那时候多大。”金龟子话说到一半转头看向左登峰。

    

    “登基的时候好像是十三岁。”左登峰想了想出言回答。

    

    “还是左真人记得清楚。大家想。小皇帝才十三岁。肯定是谁在他身边时间长他就喜欢谁。时间一长。小皇帝就跟老四姬旦走的近了。姬旦大家可能不熟悉。就是很有名的周公旦。周公旦趁机把持了朝政。老三姬鲜现苗头不对。就联合封地跟他相邻的老五以及武庚共同起兵讨伐周公旦。结果兵败。这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三监之乱。接下來就是我猜的了。姬鲜当时权力很大。而且是东部的方伯。他总有机会接触修道中人。修道中人在他有难的时候帮助了他。将他和族人带到了这里避难。于是姬鲜的族人就在祖庙里为那个帮助过他们的修行中人加了生炉。”金龟子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金龟子的分析换來了在场众人敬佩的目光。此人的分析能力略有不足。但是知道历史上的大事件。所以令这些应该懂历史却偏偏不懂历史的年轻人大为敬佩。

    

    “左真人。我也只是猜测。有不对的地方请您多指教。”金龟子见左登峰面无表情。以为抢了左登峰的风头。左登峰心中不悦。

    

    “你分析的还是很有道理的。但是你想过沒有。修行中人要救一个人沒问題。要救姬鲜全族似乎不太可能。”左登峰出言说道。

    

    “您的意思是。”金龟子出言问。

    

    “按照这座城池的规模來看。当年居住在这里的人至少也有两三千人。即便是來到这里之后繁育了一些。当初來到这里的人也不在少数。如果沒有周朝的许可。他们举家带口的绝对出不了国境。我同意你前半截分析。但是你说是修道中人救了姬鲜我认为不全对。救他们的人能知道这么一处位置。肯定有一定的修为。但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在周朝应该位高权重。能够光明正大的救下这些人。”左登峰平静的说道。

    

    “姜子牙。。”金龟子在第一时间想到了答案。其实答案也不难猜。两者兼备的人只有姜子牙。

    

    “对。据我所知姜子牙与周公旦的关系并不好。死后并沒有按照周天子的要求回周国安葬。而是自己选择了墓地。由此可见周公旦当年的所作所为是激起了公愤的。姬鲜和他的五弟姬度是姬家自己人。所以他们选择的方式更极端一点。姜子牙虽然也不满周公旦的作法。但他年纪大了。还是外姓人。便采取了不闻不问的态度。在姬鲜和姬度兵败以后。姜子牙便设法保住了他们。并将他们送到了这里。”左登峰说出了自己的分析。

    

    “左真人。你怎么知道姜子牙沒回周朝安葬。”大头终究是年轻人。按捺不住好奇心。

    

    “因为姜子牙的坟是我挖的。”左登峰微笑开口。

    

    此语一处。一片‘啊’声。

    

    “左真人。姜子牙为什么要保他们。”金龟子更关心左登峰推断的依据。

    

    “问的好。世间沒有无缘无故的事情。我感觉姜子牙之所以要保他们有两个可能。一是顾念旧情。姜子牙是文王时期的老臣。即便辅佐武王也是为了报答文王的知遇之恩。也就是说跟姜子牙感情最深的还是文王。而姬。姬鲜。姬旦。姬度等人都是文王的儿子。在姜子牙眼里这些人都是文王的血脉。他不希望这些人自相残杀。所以才设法保住了谋反的老三和老五。”

    

    “士为知己者死。姜子牙和诸葛亮都是此辈翘楚。”金龟子接口说道。

    

    “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姜子牙被封齐国。在山东。老三和老五的封地在河南。与山东相邻。姜子牙此举或许本意不是为了收买这两个诸侯国的人心。但是后來齐国的的确确取代管国成了东方的方伯。也就是东方最大的诸侯国。”左登峰出言说道。

    

    左登峰说完。众人长时间沒有开口。每个人的思维连贯性和反应度都不一样。众人还沒反应过來。

    

    “左真人。据我所知。姜子牙并不像封神榜上记载的那么厉害。他也只是粗通修真法门。他怎么可能知道北极有这么一处地方。”金龟子出言问道。他感觉左登峰的推断过于主观。

    

    “姜子牙有一只飞禽。可以日行万里。如果你被封诸侯。你肯定也会到处转转。”左登峰微笑开口。

    

    “左真人神机妙算。实非我等所能望背。”金龟子停止了辩论。

    

    “你口服心不服。你肯定想问这里的人为什么擅长冶炼金属。”左登峰出言笑道。

    

    “不敢。左真人说笑了。”金龟子摆手说道。

    

    “为什么。”大头的好奇心比金龟子重。

    

    “姜子牙有一本奇书。名为天篆文册。该书分为四大篇。分别为兵法十三章。孤虚法十二章。奇门遁甲一千零八十局。炼器两篇。炼器两篇里记载的就是对金属的冶炼和器物的制造。姜子牙极有可能将炼器两篇的内容传给了姬鲜的族人。不然他们拉不出长弓所用的金属丝。也造不出咱们先前看到的那件甲胄……”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