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章 AI的‘测试’
伦吉还想争取一下。
“可是……”
“如果你想要帮忙,那么有战斗的时候,听从安排吧。”
“是!非常感谢。”
伦吉被带走以后,加里奥才开口询问艾利克斯。
“再次听到你副官的消息,是不是很惊喜。”
面对这货的明知故问伤口上撒盐,艾利克斯撇了撇嘴。
“我知道他逃到了金星,但是没想到,这家伙居然也卷入了这次的事情。缘分真是奇妙。”
虽然他并不是洛基.伊修,可是自己已经顶着他的名字活在这个世界上了。
那么他也不介意为前身的自己报个仇,顺便也想要从他嘴里得到一点,关于事情的真相。
只不过很可惜,对方非常狡猾谨慎,对周围宙域展开搜索的第一分舰队并没有堵住对方。
显然破坏控制中心,释放自动无人机都是对方干的。
“下次,我不会再给他机会逃跑了。”
完成了详细调查的第一分舰队撤离之后两天,另一条舰首画着骷髅头标志的强袭装甲舰出现这片宙域。
舰桥上,塔玛美.拉寇看着远处闪烁着灯光的茧,双手叉腰。
“很好,顺利找到了第二个坐标,这场比赛,我们赢定了!”
“大姐头,好像情况不太对。”
“怎么了?”
“看哪里……”
屏幕上,一个闪烁着红色警示标志的大号浮标,慢慢的飘过。
“此处信标塔为加拉尔霍恩财产,自动防卫武器已经启动,擅自接近后果自负,重复……”
既然这里是加拉尔霍恩的资产,那么艾利克斯自然不会轻易让人接近的。
他们离开的时候,开启了得到修复的自动防卫兵器,不过为了防止有人误入遭到攻击。
在攻击范围外,还放置了警告信标。
至于说不信的人……
艾利克斯一直秉承,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不信的话后果自负。
“怎么回事!”
作为猎杀乌尔德的参与者,塔玛美怎么也想不到会是这种情况。
“被算计了呢,塔玛美。”
一旁坐在舰长席上,嘴里含着棒棒糖,踢着小脚的引导者,肯沙尔.库萨,则一脸笑嘻嘻的看着眼前的参赛者。
“可恶!别然我知道是谁干的!”
艾利克斯不知道他们的安排的保护措施,给后来的参赛者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就算知道,他也不在乎,本来他就是要控制所有的参赛者的。
等待第三处坐标的时候,舰队抽时间前往了就近的殖民地进行补给。
其实游击舰队的补给完全可以支持的住,毕竟没有经过高强度作战。
而这样做的考量,主要是展示加拉尔霍恩的力量,让惶恐的人们内心安静下来。
更何况,他身为击毁两台M/A的英雄,更是受到人们的崇敬。
到殖民卫星补给,更多的是以自己的身份,为人们提供安全感。
而在这期间,地球附近的宙域也没有安静下来。
就在他们抵达第二处坐标,收获马加锡亚的同时。
月神露珠宙域爆发了新的战斗!
只不过,这次出现的,并非是巴尔巴多罗,而是更小型化的M/A。
艾利克斯上次从火星残骸中找到的ZMT-A30S伯克瑙,以及外形酷似古代传说中,多拉贡造型的类MS机体。
如果艾利克斯在这,大概会立刻认出来这东西的外形像什么。
高达AGE中的,OVV-AF达纳金。
外表拥有西方传说中龙类的造型,四肢则如同MS的手脚一般。
手掌部位是爪型构造,手掌中心的炮口,可兼顾光束射击武器以及光束军刀。
头部下方‘嘴’的位置,有近距离战斗用光束钉刺发生器。
翅膀边缘和尾部都锋利异常,可以作为实体兵器使用。
腹部的大功率光束炮作为M/A的标配,是机体的主要输出武器。
这次出现的M/A虽然没有大型的巴尔巴多罗,但是这些小型M/A混在布鲁曼大军之中,给月环舰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一开始发现M/A大军出现的时候,巡逻舰队立刻按照战术要求展开队形。
发现没有大型M/A后,舰队上下松了口气。不过他们很快就意识到,即便是小型M/A,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伯克瑙和达纳金虽然体型不小,容易识别,可这次出现的敌人数量却不少。
尤其是达纳金,仗着自己和MS差不多的体型,机动性更加灵活。
就连达因斯尼夫队的齐射,都没能第一时间拦住这些机动性更强的机体们。
甚至被一架达纳金抓住机会突破了阵型后,给达因斯尼夫队造成了不小的损失。
最后这架单机突入的达纳金,被复数小队格雷兹以最近配发的斧枪,用小型冈钉贴脸击毁。
趁着混乱的空档,位于后方的伯克瑙则和拉近了与舰队的距离后,展开攻击。
小型M/A配合布鲁曼机群成功撕开了MS的防线,冲到了舰队身旁。
巡逻舰队立刻陷入了苦战之中,好在这次出现的都是小型M/A,对战舰的威胁没有巴尔巴多罗那么巨大。
在援军抵达的时候,双方虽然已经打成了一团,但是战场上只有一艘针嘴鱼被击沉。
而且在新的舰队加入战斗后,小型M/A的劣势,顿时显露了出来。
虽然体型更小,更灵活,但是其主炮的威力严重不足。
纳米复合装甲的普及,让光束攻击的威力严重削弱,即便是巴尔巴多罗的主炮,也只能做到两发击毁一艘战舰。
而这些小型M/A的主炮威力,相比较大型机来说,只相当于副炮的威力。
不要说击毁大型战舰,就算是直击MS,也只能一击重创,做不到一击必杀。
虽然射速提高,但只要注意规避,仍旧威胁不大。
因此在增援加入后,战斗形势被迅速的逆转。
小型M/A的机动性虽然更加灵活,但是在面对由达因斯尼夫中队所形成的交叉射击火力之下,也只能饮恨当场。
伯克瑙被干掉之后,剩余的达纳金也很快被使用斧枪的格雷兹中队,在零距离上干掉了不少。
残余的小型M/A和布鲁曼最后撤回了残骸带之中。
这场战斗,可以说是地环舰队取得的首场真正意义上的胜利。
这一仗击毁了三台伯克瑙和至少十几台达纳金。堪称一场大胜,因此号角和经济圈的宣传机器立刻开动起来,宣传这场胜利。
不过莱斯达尔也看到了这背后的隐情,敌方出动的都是小型M/A,而且数量不少,这证明了AI也在加紧打造自己的部队。
甚至已经开始量产作为布鲁曼指挥节点的小型M/A。
这种情况,根据最新找到的关于厄祭战的档案来看,是当时战争中M/A军团的标配。
大型M/A作为总节点,负责统领全局。
中小型M/A依次作为下级节点,甚至小型M/A还负责统帅布鲁曼机群直接参与到与人类方面的近距离战斗中来。
依仗着自己碾压MS的优势来实现割草无双。
这种战术,本质上就是人类一方,以战舰为核心,MS负责交火,其中王牌和精英机师作为突破口的战术翻版。
AI明显模仿了人类的战术,但是依靠强大的通讯能力,其下达命令到实现的时间,可要比人类快非常多。
正是依靠这套体系,300年前与人类的大规模交战中,AI总体上是要比人类强一些的。
但是最终还是输给了人类的智慧和坚韧。
很明显,现在的AI正在试图重建这一体系。
而这次派出的M/A部队,更像是一场测试,关于小型M/A参与战争中的定位摸索。
也许从人类角度来看,这种用实战测试的方式,过于残忍。
可AI的蜂群意识下,根本不存在残忍或者珍惜生命的概念,
不单单是因为AI还没有产生生命这个概念,其本身目的就是毁灭生命。
因此参谋们和最高圆桌会议,都担心这是AI即将发起大规模进攻的征兆。
在这种危机感的催促下,人类一方,此时也没有闲着。
除了量产爆兵之外,攀升科技树的脚步也没有停止。
尤其是根据福尔克家族的高达佳麦基所使用的转轮斧枪,以及源自佛劳洛斯发射器的肩抗式发射器,都开始了大规模量产并列装。
这两种兵器,都是为了填补前线MS部队手中的武器威力不足而研发的,为的是避免过渡单纯依赖达因斯尼夫队。
AI显然已经意识到了达因斯尼夫队的存在,并且也确认了其对于母体的威胁程度极高。
所以战斗中,它们已经学会重点照顾这些高攻低仿的远程单位。
达因斯尼夫队的损失也直线上升,为了避免达因斯尼夫队被毁灭后,失去与M/A抗衡战力,才考虑进一步小型化冈钉发射装置。
而关于大型达因斯尼夫发射装置上舰的工作,也早就在讨论,之所以迟迟没有列装,是因为存在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这个问题并非是无法上舰,或者打造超大型弹药过于困难。
而是过于大型化的达因斯尼夫,存在效能过高的隐患。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