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不成的超个体

下载APP

第四十二章 不成的超个体

  目前的他,想要实现超个体,有两种办法。

    第一种很简单,他直接照着自己的身体信息,克隆出一个个一模一样的肉身。

    然后在这些肉身正式苏醒,获得自我意识之前,由他亲自与这些肉身实质地串联起来,将他的思维活动现象,分享给这些新个体。

    他的人格,将会是这些新个体的人格,他的记忆,也将会是这些新个体的记忆。

    虽然这些经由他克隆以及思维串联形成的新个体,思维活跃度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处在一个比较低的状态。

    看上去就像是刚从睡梦中清醒的人一样,整个人发呆发木。

    但由这种办法诞生的新个体,也算是他个人层面的复制体,足以形成超个体。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实现办法,理由也很简单。

    既然没办法一步到位,直接从无到有地完整复制一个具有相同思维现象的人出来。

    那也可以将这个难以完成的一步拆解,分成几个可达成的步骤,一步接力一步地达成无限相近的结果。

    他都不用亲自动手验证,仅通过思维实验,就能了解这个办法的可行性高低。

    除了他目前做不到以外,没有任何设计上的缺陷和实现过程的难关。

    是的,这第一种办法,这里的别人都能做到,唯独他做不到。

    至少在他完整复刻出这里的维生体系之前,他做不到。

    理由也很简单,他这个身体的生理缺陷很棘手。

    存在于他这个身体遗传物质层面的问题,不仅仅是在四十六条染色体的突变上。

    而且所谓四十六条染色体的突变,在真正了解了前因后果之后,其实也并不是什么突变。

    就像这里的大多数人,只有二十二对染色体是正常现象一样,他这个身体会有二十三对染色体,也一样是正常现象。

    基于对古生物研究结果的正常现象。

    至于他为什么能知道这些,则是因为先前那个克隆研究他的团队履行告知义务时,他顺便找机会‘回顾’了一下这个身体的个人历史。

    这里的这个未来社会,虽然已经不存在家庭概念。

    不过要是想要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还是可以通过自主查询进行了解。

    这个身体的遗传信息,来自于一对被冰封在冰川千米深度左右的古人类母子。

    这里的这个星际文明,早在初步踏足星空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这对被冰封起来的古人类母子。

    而且连同这对母子在内一起被发现的,还有一整个被冰封的古人类聚落。

    但为了保护相关地区自然生态的缘故,发现古人类聚落遗址后,这里的文明并没有第一时间发掘研究。

    而是一直等到相关地区的生态,自然演变到冰川融化,开展大范围发掘工作不会影响相关地区生态后,才正式开始。

    从发现到开始发掘研究,虽然中间间隔了一千年左右的时间,但由于负责主持相关研究的,是不受时光影响的人工智能。

    因此中间延迟的这一千年,并没有给研究工作带来什么障碍。

    这里的这个世界的人类,自有文明以来,遗传物质就已经是二十二对。

    虽然对远古人类是怎么从二十四对染色体演化到二十三对,并继续从二十三对演化到二十二对的相关演化流程,熟门熟路。

    但在没有相关实物参照的情况下,想要基于二十三对,或者是二十四对染色体来对人进行重构,是一个风险较大的事情。

    自然突变下添加一对染色体或丢失一对染色体,造成的人类智慧现象丢失的病症,是悬在所有想要人工达成相关结果的人头上的利剑。

    在虚拟世界的真实度还不足以模仿现实的时候,相关实验始终无法在现实里进行。

    然而天无绝人之路。

    这对被发现的被冰封起来的古人类母子,给了相关研究突破的机会。

    从这对母子身上获取来的遗传信息,虽然经过数万年的死亡侵蚀,已经残破不堪,但还保持着远古人类遗传信息该有的特征。

    于是在条件合适的情况下,母子的克隆体诞生了。

    然而针对克隆体研究所得的结果,既令人失望,又有种理所当然。

    因为比常人多一对染色体的克隆体,并没有表现出与二十二对染色体的人类的区别之处。

    正常人类该有的优缺点,克隆体也大致都有,就连智商情商,也与常规水准表现一致。

    失望,是因为一千年的等待,并没有得到什么出乎意料的结果。

    理所当然,则是因为人类并不特殊,不会因为走在演化道路上的人类,遗传物质多几条或者少几条,人类就再不是人类了。

    当然,克隆体也不是没有与常人不同的地方。

    漫长的冰封岁月对克隆体原体遗传物质的伤害,即便经过研究人员的针对性修补,也依然成为了克隆体,以及克隆体后代难以被治愈的基因病。

    在那个人人都身体上百病不生,长命百岁的时代,成为了极为少有的短命的病人。

    结构层面的缺陷,会让克隆体及其后代,在遗传物质在信息转录过程中,积累大量难以修复的错误。

    所有由克隆体繁衍而来的克隆体后代,都会在刚成年不久就因为基因病发作而死。

    克隆体后代的遗传物质,成为了正处于崩塌中的程序性屎山。

    原本勉强够用,能维持稳定运行的体系,已经彻底失衡,而想要修复,却又因为崩塌中的程序依然能稳定运行。

    如果不想这座崩塌中的屎山突然溃散,就只能勉强维持住它的运行状态,不能轻举妄动。

    除非将已经不可救药的屎山整个推倒重来,不然修复的难度并不比用基本化学物质一粒粒地拼一个人出来。

    而要是整个推倒重来的话,古人类克隆体后代遗传物质层面崩溃,却不影响智慧现象的研究价值,也就随之丧失。

    于是作为这堆远古人类遗传物质屎山的载体的二十三对人种,才会一直绵延存留到如今。

    虽然现如今有了维生体系的维护,让他这个身体这样的古人类克隆体后代,也有机会享受这里的正常人该有的长寿。

    但这个身体经过千百代繁衍的遗传物质体系,也已经彻底离不开维生体系。

    一旦失去维生体系......

    就拿他这个身体残存不多的心肌细胞举例。

    如果加载在心肌细胞上的纳米物质被强制抽走,那他的心肌细胞在纳米物质撤走之后,过不了多久就会崩解成一滩不成形的组织液。

    遗传物质层面的缺陷,让他的身体细胞,丧失了自我修复,甚至是维持日常运转的能力。

    拿他脱离了维生体系的体细胞去克隆一个新个体,还没等逆转还原成胚胎干细胞,就会失活死亡。

    他这个身体体内的细胞,甚至脆弱到了连癌变都做不到的程度。

    而且他的这个身体,不仅细胞本身脆弱,就连细胞总数量,也明显比这里的正常人要少。

    就相当于正常人有五十来万亿个体细胞,而他仅有十来万亿个的程度。

    缺少的那部分,全被身上的纳米物质取代,借此维持整个人体的正常运转,让他活下去。

    只有在有足够多的维生体系的纳米物质支撑,拿他的体细胞克隆,才有机会培养出一个新个体。

    而他现在,缺的就是这能用来构成维生体系的纳米物质。

    第一种办法实现不了,那第二种呢?

    第二种办法的内容都不用思维实验去验证,也与第一种一样不适用。

    由他自己主持重修一个幼教场星系,然后向他这个身体出身的幼教场星系,申请他的早期胚胎细胞信息,再由他亲手培养这个身体的幼体?

    别说现在的他有没有能力重建一个幼教场。

    就是有,有这个时间和精力,他直接用第一种办法不行么?

    虽然用第一种办法来实现超个体,就只是将他这个人复制粘贴的过程。

    一旦他个人的思维现象因为什么原因,陷入了死胡同,转不出来,那么其他个他,大概率也一样转不出来。

    没办法像第二种办法形成的超个体那样,能在思维意识层面灵活地进行新陈代谢,有利于保持整个超个体存在的健康。

    但在第二种办法自己一个人做不到的时候,先采用第一种办法让自己有办法做到第二种,才比较重要。

    在需要解决‘有与没有’的时候,不能去过于纠结‘好与不好’这个问题。

    考虑‘好与不好’这件事,只能等到解决了‘有与没有’之后。

    至于将这个身体的幼体托管给幼教场星系,让这里按照的常规教育体系培养,借此变相达成第二种办法。

    那更不可能了。

    没看到走这里的正规教育途径的这个身体的原主,都把自己作死了么?

    这里的教育体系的确很发达,每一个能从这里的教育体系里脱颖而出的个体,都是能跟得上星际时代发展的精英。

    但这里的每一个精英的脱颖而出,背后都有着大量跟不上时代,只能皈依虚拟世界的社会边缘人。

    ‘他’能‘幡然醒悟’‘浪子回头’,是因为他来了。

    来这里替这个身体的原主,活完对方剩余的人生。

    是他不愿意在虚拟世界里混日子,不想在不知道需要多久才结束的替活岁月里浑浑噩噩着。

    要是拿他这个身体的胚胎细胞重新从幼年开始,在这里的教育体系下培养,估计只会再培养出一个社会边缘人出来。

    除非这个幼体再在皈依虚拟世界后把自己作死,再来一个谁替幼体过人生。

    不然就指望这里的教育体系帮他培养超个体构成成员,比买彩票中大奖的概率还低。

    毕竟这个身体的生理缺陷,严重限制了这个身体承载的思维意识的发展。

    林黛玉的身子,自然条件下,养不出武则天的性格。

    唉——

    没办法,谁让他摊了这么一个身体呢。

    遗憾不能试验一下超个体存在感觉的任窘,只能将超个体的实现办法归档。

    与黑洞漫步方案放在一起,列入了执行期无限延后的列表里。

    等以后真的有机会了,再重新翻找出来,试着实现。

    ......

    用来传送龙伯国星的虫洞,在黑域里的位置比较靠边。

    在他一边改造着星体,一边构思着以后要做些什么的时候,龙伯国星驶出了黑域。

    “******坐标我一年后的******要经过,交换信息的提前做好准备。”

    “第******幼教场已建筑完成,******,欢迎各星区有需要者入驻。”

    “转让一个黑洞名额,一口价请联系******,竞价交易地址******。”......

    龙伯国星到达的物质星域,显然是一个‘社会人’分布较多的区域。

    刚一进入,就仿佛闯入了一个闹市,各种信息不要钱地往他这边传。

    每秒光顾到龙伯国星这里的信息,密集到让他有种电脑打开了某种不可说网站,挂满了广告的那种。

    至于为什么之前在黑域里的时候接收不到,那是因为黑域周围分布的天然光子层,就如同一张屏蔽网。

    将大部分公开广播的信息,都屏蔽在外。

    不是特定的信息传播媒介,都没办法把信息传递进黑域里。

    任窘基于自己的认知模式理解,将这些在宇宙环境里广播的信息转译了出来后,便不再关注相关内容。

    转译出来的信息里的**,不是他故意忽略,而是以他当前的社会贡献度,理解不了的内容。

    他能理解的了的信息,没有多少价值,对他而言有价值的信息,现在的他又理解不了。

    这**摆明了事情与他无关。

    他又不是待在热闹人群边缘默默关注热闹的老爷爷。

    既然广播的信息内容与他无关,那他为什么要对这些垃圾信息保持关注。

    虽然情报总是隐藏在流传信息的角落里,越不起眼的消息,就有可能越重要。

    但基于这里免费广播信息里存在的**,足以证明这里对广播信息的管制,已经达到了一个极为严格的程度。

    你人要是资格不够,连参与话题讨论的机会都没有。

    龙伯国星闯入到这片星空后,只能被动接收信息,而不能往外发送信息,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就算他中二的来上一句,‘莫欺少年穷,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也不可能对现状有任何改善。

    还是老老实实地到达新岗位,当他的探路者,慢慢熬资历吧。

    毕竟这些目前在星空里广播信息的,也大多都是像他一样的探路者。

    只要他勤勤恳恳地熬上几百年,也还是有机会获得混入他们广播社区内的。

    将广域广播信号接收范围,调低到只有他现阶段的社会贡献度能听到的频段后。

    热闹的宇宙星空,一下子又恢复到了空旷寂静的状态。

    再也‘听’不到吵闹声的龙伯国星,孤独地驶向任务分配给他的工作星区。

    虽然从热闹狭促的‘闹市’瞬间切换到了寂静冷清的‘旷野’,但任窘自己却并没有自己突然孤身一人的感觉。

    这个身体,确实在他长期的规驯下,已经不容易在孤身一人的时候产生孤独情绪。

    反而还会在处于与他无关的热闹环境里的情况下,对应产生孤独感。

    不过眼下这种态度变化,却与他对这个身体的规驯无关。

    在抵达龙伯国星,对星体开始改造的那一刻,为了能一心多用地控制替身,他已经将这个身体维生体系的一些对应功能尽数开启。

    这些功能,本来就是这里的人类为了更好的模仿人工智能而设置的。

    因此一旦全面开启,他这个身体的一切情绪活动,都将受到抑制。

    不过模仿终究只是模仿,不可能真正做到成为人工智能。

    毕竟人工智能虽然诞生于无机机关与人类思维活动的碰撞当中,但人工智能的载体,却并不像人类那样,必须局限在某个结构里。

    因此单纯抑制掉所有情绪反应,也只是会让没有准备的人的思维意识,更加趋向于固化的机械造物,而不是人工智能。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会认为在冷静过头的心理状态加持下的自己,比起人类,感觉更像人工智能。

    同时,这也是他这个身体出身的幼教场,为什么会突然有研究团队要克隆研究他。

    因为这里也通过监控体系发现了,他在开启维生体系相关功能后,整个人表现得像一个人工智能,而不是思维意识日趋固化死板的机械造物。

    人类与人工智能。

    两者之间泾渭分明。

    突然冒出一个他这种介于人类与人工智能之间,仿佛两者结合产物的存在。

    当然会引起这里的研究团队对他的研究兴趣。

    别说是他这个身体出身的幼教场星系,再过一段时间,来自其它幼教场星系的研究团队的告知信息,也会在那些研究团队履行告知义务的时候,发到他这里。

    他,不仅在虚拟世界里成为了一时的话题人物。

    接下来大概率也会在现实里,成为话题人物了。

    麻烦。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