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超个体X虫洞

下载APP

第四十八章 超个体X虫洞

  ‘我’,究竟是什么。

    如何精确定义‘我’,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令人十分困扰的难题。

    无论从何种角度解释,宗教论、机械论,自然思辨、客观科学,都不能得到一个,能让所有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人,都能心悦诚服的答案。

    如果‘我’是一个唯心现象。

    那为什么‘我’会诞生在千亿个神经元构成的大脑中,而不能随便什么东西都行。

    生命是物质的涌现,智慧是生命的涌现,如果只是因为体系足够复杂所以才能涌现,但生命星球,乃至河星系也一样足够复杂,那为什么生命星球与河星系没有表现出智慧现象。

    如果‘我’是一个唯物现象。

    那为什么‘我’能够主观做出,让自身死亡的决定,无视了生命最基本的求生欲。

    不要用什么‘一时冲动,在死亡真的来时再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当理由,蹲在地上上吊自杀的人,在临死那一刻有大把后悔机会,但依然决定去死,身体的求生欲为什么拦不住。

    任窘‘看’着生活区训练舱里那个正在熟悉自己身体的身影。

    这个身影虽然与他有着同样的遗传物质,一定相似的记忆,但他可以肯定,对方不是他。

    这种肯定,即便只是他的一个感觉,可他却有理由认为,这个已经与他有过交谈的身影,也一样认为他不是对方,他们两个是如同双胞胎一样的,相互独立的个体。

    是因为他在给对方灌输记忆的时候,隐去了有关他来历那部分的缘故么?

    但就以他来这里以后的人生经历,也足够让经历一片空白的人拥有基本的独立人格。

    一个经历过意识层面的死亡,失去过往记忆的人,在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里,通过学研,有了新的人生经验,还成为了一个能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不够么?

    他的人设就是如此,且从未塌方。

    那为什么这个与他身体一致,记忆一致的人,与他之间的疏离感会如此明显。

    在对方刚醒来不久的交谈里,对方看向他的眼神,就像是在看一个从未见过的陌生人,即便是分开生活许久的双胞胎,也不会是那种真正无关的陌生人之间才有的眼神。

    看来他的这一次超个体实践,估计要失败了。

    有了相应预估的任窘,将目光从那个身影那里移开,关注起其它事项。

    一次实践失败而已,他这里又不是没地方,养不了除他以外的其他人,无论对方是准备当个闲人,还是有自己的想法要做些什么,他都有对应安排。

    龙伯国星与恒星星环融为一体后,原本胶囊小行星与龙伯国星合二为一时,没有变动过位置的主控舱,被任窘撤销了职能。

    新的主控舱位于星环上与原龙伯国星相对的另一侧。

    主控舱变动,任窘自己也跟着将立足位置换到了新主控舱里。

    新旧主控舱之间,除了规模大小外,没有任何区别,任窘依然站在主控台上控制着一切。

    只不过为了更好地发挥他一心多用的本事,附加在他身上的辅助设备,多得堪比一座小型堡垒。

    因此即便新的主控台比旧的大了百倍,他与主控台之间的比例关系,也没有明显变化。

    主控舱透明穹顶之外,一对各自相对倾斜四十五度的炮管一样的建筑,斜指着金乌星外的宇宙星空。

    这一对建筑,并不是金乌星的防卫组成。

    说实话,完成了对金乌星核心恒星的掌控后,除了少数几种防卫手段外,只要能熟练应用外曲率助推技术,金乌星基本上就不需要太为安全操心了。

    无论是流浪星体,还是什么射线打击。

    即便外来威胁真的瞄准了金乌星,在打击到来前,依然需要在宇宙星空里航行一段时间。

    只要在打击真正到来以前,用基于金乌星核心恒星构成的曲率引擎形成合适的引力环境,再配合上外曲率助推技术形成偏移力场。

    很难有什么外来威胁能真的落实到金乌星上。

    这套等同于空间规则的防御体系虽然不是无敌的,只要足够大力,依然能被击破,但对于现在的他而言,已经够用了。

    就算真的有能击破这套防御体系的外部威胁来找他麻烦,他再怎么担忧都没用。

    老老实实等死就好。

    当然,不是防御组成之一,并不代表主控舱外的这一对‘炮管’建筑就只是装饰。

    它们实际上是星环对撞机的一部分。

    在这对‘炮口’延伸的交点位置,是一些不方便在有限空间内碰撞生成事物的反应区。

    对撞机不仅能用来模拟宇宙早期高能环境,对微观领域的研究起重要作用,还能用来生成一些自然宇宙条件下,极难生成的事物。

    而对撞机生成的事物中,各型超重稳定元素乃至奇异物质还只是粗浅层面的应用。

    真正让对撞机在星际时代依然能成为重要建筑,是它生成微型黑洞乃至虫洞的能力。

    黑洞就不必多说,虫洞对于星际文明的重要性,单是它能变相超光速航行和通讯这两点,就已经展示明了。

    任窘现在将注意力放在星环对撞机上,就是因为他准备尝试给自己造一对虫洞‘电话’。

    金乌星不可能因为RJ-1-B星具有研究价值,就一直滞留在RJ-1恒星系附近星空不走。

    在研究RJ-1-B星的时候,他还需要继续执行探路者任务,因此金乌星的航行仍要继续进行。

    但随着距离的拉远,他与布置于RJ-1-B星周围的替身以及未来空间站之间的信息联系上的延迟,会随距离增加而增加。

    十天半个月的延迟,他还能通过预先计算来抵消,保证相对实时监控那边的各种情况。

    一旦延迟增加到一年以上,即便他再能预算,也不能将所有情况都了如指掌,到时候必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发生事故。

    因此能够无视宇宙时空距离,另类达成超光速通讯的冲动通讯,他必须得给RJ-1-B星那边的替身安排上。

    以保证无论未来距离那里多远,也能在意外发生时,第一时间处理应对。

    随着主控舱外的‘炮管’建筑所属的对撞机开始运行,‘炮管’开始泛起淡蓝光芒。

    真空环境里,没有直接指向视觉感知的光,是看不到的,因此并不能从‘炮管’口观察到有什么东西飞出。

    但在‘炮管’指向延伸的交点处,却在‘炮管’泛蓝的一刻钟后,出现了一块扭曲了宇宙背景星空的看不见的区域。

    一个人造黑洞,出现在了交点所在的宇宙时空里。

    由外曲率影响构成的引力场环境,约束着这个新生的人造黑洞。

    即便它是在激烈碰撞中生成的,天生就带着不安分的性质,依然难以挣脱外部施加给它的引力牢笼。

    人造黑洞之所以要在宇宙星空环境里生成,而不是在对撞机内部,是因为在对撞机里,极难达成现有物质层面的真空条件。

    虽然由物质框架而成的真空环境,要比宇宙真空还‘真空’。

    但量子场的涨落特性,会让这种真空环境里充斥上太多的闪烁现象。

    一旦人造黑洞出现在这种环境里,就会被闪烁现象造成的蒸发效应而消失。

    反而是宇宙时空背景下的真空环境,由于存在着暗物质,反而会让人造黑洞有机会‘吃’到东西,不那么快的‘寿终正寝’。

    让人造黑洞直接出现在宇宙空间里,唯一的缺点,就是人造黑洞极难约束。

    如果没有外曲率助推技术层面的引力现象应用,造出来的人造黑洞很容易成为安全隐患。

    人造小型黑洞形成,对撞机并没有就此休息下来,而是继续维持着运转。

    与‘炮管’泛滥后一刻钟就生成人造黑洞不同,持续运行着的对撞机,一直持续运转了半个小时,才在第一个人造小型黑洞靠前位置,新生成了第二个差不多规模的人造黑洞。

    一对人造黑洞形成,接下来就是让它们彼此达成关联。

    而到了这一步,也是整个过程里,最考验他技术的时候。

    引力视觉里,这一对异常显眼的人造黑洞,经过引导,开始绕着彼此旋转。

    虽然它们彼此相对距离减少得极慢,看起来几乎相对静止,但从外部视角看,它们旋转的速度越来越快。

    从最开始的一分钟一转,逐步增加到一秒钟一转,一秒钟十转,一千转。

    但就在这对人造黑洞之间的‘二人转’维持了一周时间,终于开始将外部的转速转化为对撞时的瞬时速度。

    在它们‘二人转’开始后就暂时销声匿迹的外部引力束缚,突然参与到了它们的碰撞过程。

    原本极近的距离,骤然因为引力扭曲而增加,而原本的正面相撞,也因为扭曲出现了一丝偏角。

    于是,原本两个碰撞后理应融合起来的人造黑洞,在碰撞的下一刻瞬间分离,再次恢复到了高速‘二人转’的状态。

    虫洞制造,完成。

    好吧,不一定真的完成了。

    毕竟他的控制技术还不够精细,说不准偏角大了,两个黑洞并没有真的撞上,建立关联。

    任窘将人造黑洞碰撞发生的伽马射线暴,引导到了与河星系盘面垂直的方向,让其踏上遨游宇宙的旅程后,便紧接着开始了最后的收尾工作。

    无论虫洞有没有完成制造,先把它们分别掌控起来进行验证即可。

    毕竟就算这对通讯用的人造小型虫洞,确实已经制造完成了。

    但想要让虫洞发挥它的通讯作用,依然还需要将虫洞整个戴森在壳体里才行。

    用外部引力约束,将‘二人转’的一对虫洞逐渐分开,并开始减缓它们旋转速度的同时,两对人造卫星也从金乌星上缓缓升起。

    是的,升起,而不是发射升空。

    曲率引擎并不是随着规模增加,控制精度就不断变差的技术。

    星环上的引力矩阵,不仅能掌控核心恒星的每一份恒星活动,使其精确地为曲率引擎做功,还能让金乌星表层空间实现类似空间折叠的情况。

    比如在脚踩在星环地表时,是地球的重力环境,而在距离地面数米高的位置,却又成了微重力环境。

    当初他刚来这里不久,出门散步时看到的飞行器。

    当时他还以为那些飞行器自带反重力装置,但其实那些飞行器本身不具备多少动力,之所以飞着,是因为惯性运动导致。

    因此当金乌星竣工后不久,金乌星的近地空间上,也一样飞着差不多的惯性飞行器。

    那些飞行器并不是什么好看的装饰,而是他控制替身的一个个信号基站。

    人造卫星用了一周的时间缓慢升空后,‘二人转’的人造疑似虫洞,彼此之间也在外部引力干预下,拉开了足够远的距离。

    随着两对人造卫星分别抵达两个人造疑似虫洞的周围,将人造疑似虫洞虚夹在中间。

    其中一对人造卫星,用来罩住疑似虫洞的壳体中心,分别发出相对的激光,刺向了被夹在中间的疑似虫洞。

    如果虫洞没有成功,那么获得激光能量补充的人造黑洞,其规模便会发生明显变化。

    而如果虫洞制造成功,那么在另一个虫洞那里,就会转变成一颗发光星体。

    至于为什么不是从另一个虫洞两端分别发出一对激光。

    那是因为进入虫洞的激光,没有抗衡虫洞引力的引力,会在虫洞引力环境里,改变波长和集束状态。

    等激光再从另一个虫洞那边出来时,并不会还原成激光状态,而是以更加散射的形式呈现。

    嗯......

    他运气真好,居然一次就成功了。

    任窘扫了一眼变成光球的虫洞,看着人造卫星在虫洞发光后,将一黑一白两个虫洞合拢在壳体里。

    虫洞通讯有了,他也该让金乌星继续航行了。

    在一个戴森虫洞正对着主控舱,成为金乌星的同步卫星,另一个戴森虫洞,按照既定路线飞往RJ-1-B星那边时。

    滞留在RJ-1恒星系周围有一段时间的金乌星,开始拉开与RJ-1恒星系之间的相对距离。

    嗯?

    那家伙怎么要登录虚拟游戏了?

    是适应不了现实里的生活节奏,准备重归虚拟世界,还是那个摸鱼人工智能找上了对方,准备在虚拟世界里商量些什么?

    不过无论哪种情况都无所谓。

    反正现在正在执行探路者任务的是他,而不是那个他造出来的。

    他所拥有的社会贡献度,并不能无条件分享到他的造物那里。

    

    

上一章 下一章

看小说就用200669.com

字号

A-

A+

主题

护眼 旧纸 桔黄 纯黑 实木 淡紫 浅灰 灰蓝 暗灰 蜜色